青菜

日期:2015-11-30

   泡青菜(学名:Brassic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),又名大叶青,宽帮青菜。产地四川,质地坚实、叶大柄厚、口感苦涩、钝厚、耐寒、产量高,每株重量约0.5-5kg。
   江浙沪一带把小白菜叫做青菜、小青菜、鸡毛菜,苗小、质地松软,后感滑腻,泡松,略。东北地区称油菜,小青菜,为一年生草本,茎、叶用蔬菜,颜色深绿。性喜冷凉,抗寒力较强,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3~5℃,在20~25℃条件下3天就可出苗。根系较发达,主根入土深,支、细根多,要求土层深厚,结构良好,有机质丰富。既保肥保水,又疏松通气的壤质土。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,更有利于增加产量,提高菜籽含油率。
   青菜中含多种营养素,富含维生素C。青菜种子含油量达35~50%,其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,营养价值高,不但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,而且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用途
青菜用于腌制泡菜、酸菜鱼、闻名天下,还可晒为霉干菜。炖汤清五脏六腑湿热干火。炒青菜用干的辣椒炝炒口感清脆又营养,经济实惠,普遍食用。
   吃火锅时青菜也人们的首选,因为人们吃火锅刚开始喜欢吃一些特色菜、肉类,往往到了最后更需要一些清淡类的蔬菜,这时候青菜将是人们的不二选择。

形态特征

  无毛,带粉霜;根粗,坚硬,常成纺锤形块根,顶端常有短根颈;基直立,有分枝。基生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,长20-30厘米,坚实,深绿色,有光泽,基部渐狭成宽柄。全缘或有不显明圆齿或波状齿。中脉白色。宽达1.5厘米,有多条纵脉;叶柄长3-5厘米,有或无窄边;下部茎生叶和基生叶相似,基部渐狭成叶柄;上部茎生叶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1-3.5厘米,基部抱茎,宽展,两侧有垂耳,全缘,微带粉霜。总状花序顶生,呈圆锥状;花浅黄色,长约1厘米,授粉后长达1.5厘米;花梗细,和花等长或较短;萼片长圆形,长3-4毫米,直立开展,白色或黄色;花瓣长圆形,长约5毫米,顶端圆钝,有脉纹,具宽爪。长角果线形,长2-6厘米,宽3-4毫米,坚硬,无毛,果瓣有明显中脉及网结侧脉;喙顶端细,基部宽,长8-12毫米;果梗长8-30毫米。种子球形,直径1-1.5毫米,紫褐色,有蜂窝纹。花期4月,果期5月。
  青菜栽培历史十分悠久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青菜最古老的国家。全世界栽植青菜以印度最多,中国次之,加拿大居第三位。
青菜为十字花科,芸苔属[1]  ,直根系。茎直立,分枝较少,株高30-90cm。叶互生,分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。基生叶不发达,匍匐生长,椭圆形,长10-500px,有叶柄,大头羽状分裂,顶生裂片圆形或卵形,侧生琴状裂片5对,密被刺毛,有蜡粉。茎生叶和分枝叶无叶柄,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,
  基部扩展且抱茎,两面有硬毛和缘毛;上部茎生时提琴形或披针形,基部心形,抱茎,两侧有
垂耳,全缘或有技状细齿。
总状无限花序,着生于主茎或分枝顶端。花黄色,花瓣4,为典型的十字型。雄蕊6枚,为4强雄蕊。长角果条形,9-24mm,宽2-3mm,先端有长9-24mm的喙,果梗长3—15mm。种子球形,紫褐色。细胞染色体:2n=20。果实为短角果,由两片荚壳组成,中间有一隔膜,两侧各有 10 个左右的种子。种子的颜色呈深红色或黑色。
 

地理分布编辑

青菜栽培历史十分悠久。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青菜最古老的国家。全世界栽植青菜以印度最多,中国次之,加拿大居第三位。
主要产地四川。
中国北方小青菜原产中国西部,分布于中国的西北、华北、内蒙古及长江流域各省(区),世界各地也广泛分布,彰化县栽培最盛,台中、苗栗嘉义云林、南投亦栽培不少,原产于欧洲与中亚一带。